工程師下班有約

當整個世界都在談 AI,我靜靜寫下人的故事 — 然後取得了排行榜的第一名

Image

林鼎淵

2025-07-01

img

我把出書當成一個專案,從選擇、策略、執行力等面向,解析自己是如何取得第一名的。

這個月的排行榜上,第二、三、四名全是 AI 主題的書。

而我這本《工程師下班有約》,卻是談職涯、談選擇、談那些沒人說出口的事實。

我知道這不是市場主流的選題,但我是個有點叛逆、又有點浪漫的人,總想嘗試和趨勢不一樣的事。

沒想到這次,我做到超乎原本預期的成果!

▋ 我不是為了「出書」,而是為了「說點什麼」


這是我出版的第七本書。

但這一次,我不再只是單純地「完成一本作品」,而是想把自己探索人生的過程,説給更多人聽。

我知道光靠自己是不夠的。

所以就算害怕麻煩別人,我還是選擇開口請求協助。

我把這次的出版,當成一場必須全力以赴的挑戰,並在心中默默設下一個 KPI:「要衝上排行榜,讓故事被更多人被看見。」

▋ 推薦序的背後,是我與每一位作者的連結


這次我邀請了 9 位曾陪我走過人生不同階段的人,幫我寫推薦序。

不是因為他們有名,而是因為他們和我有故事、有連結。

我相信,一段推薦如果沒有情感作為支撐,讀者是能感覺出來的。

我希望,這本書像一場接力,而每一位曾經幫過我的人,都是這本書的共同作者。

▋ 「時間」也能是一種策略


我選在月初開放預購,因為我知道要拼月排,就得讓每一筆銷售發揮最大的效益。

第一波,我沒有選擇大張旗鼓,而是從與我連結最深的 LINE 社群開始。

那些七八人、幾十人的群組,是我日常交流最多的地方。

人不多,但彼此熟悉、有信任感,這才是最有力量的起點。

▋ 多點曝光,讓陌生人也開始相信我


當週排有了成績後,我開始請寫推薦序的朋友們幫忙分享。

因為我們有很多共通朋友,有些人可能第一眼滑過沒感覺,但第二次、第三次看到來自不同人的推薦,就會開始好奇:「這本書,到底在說什麼?」

廣告不是一次打動人,而是一次次被看見後產生信任。

▋ 封面「不像科技書」的科技書


我找了圖文創作者「寶寶不說」來設計封面。

這個風格,有點可愛、有點彆扭,和主流科技書的冷調截然不同。

我相信,封面是讀者與書的第一次對話。

如果這對話足夠特別,也許能為這本書爭取一點「被打開」的機會。

▋ 利用直播活動,讓更多人「看見我」


書籍上市後,我接受《資料科學家的工作日常》邀請,上了一場直播。

這讓我可以在很多禁止貼商品的 FB 社團中,用「活動」的名義進行曝光。

直播不只是行銷,而是讓人對我有更多的理解。

這比一張單薄的廣告文案,更能讓人產生信任。

有了回放影片後,我還能再貼到社團、Dcard,讓自己再次被看見。

▋ 用一場發表會,說出我藏在書裡的話


最後一天,我同步宣傳了 7/26 即將舉辦的新書發表會。

我知道,有些情感是文字表達不出來的。

所以我想邀請你,來現場聽我說那些故事背後的故事。

如果你也正在思考職涯、懷疑自己是不是走在對的路上,

也許這 90 分鐘的對談,我們會在彼此的故事裡,看見答案的一角。

▋ 結語


我其實不是個擅長行銷的人,也常常在傳訊息、發文前,反覆斟酌字句,怕打擾,也怕讓人誤會我只想「賣東西」。

但我想,如果我連自己都不相信,那這本書就不會有機會被認真對待。

感謝所有曾經幫助、轉發、支持過我的人。

在 AI 書籍霸榜的世界裡,還能有一本談職涯的書被注意到,我知道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。

🧡 如果你對這本書、這場直播、這場發表會有興趣,下面是我整理好的連結:

歡迎你留言或私訊,和我說說你下班後的人生故事。

《工程師下班有約》網路書店: 🐲天瓏書局


我是林鼎淵,如果覺得這邊文章對你有幫助,歡迎追蹤筆者的 FacebookYouTube,我會持續分享實用的新知識 💡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