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程師下班有約

我花了十五年證明自己,才累積了一本書的故事

Image

林鼎淵

2025-06-09

img

如果你在尋找人生的「標準答案」,那這本書不適合你。

如果你在追求「快速成功」的秘訣,那這本書幫不了你。

如果你只能接受「正向思考」,那這本書會讓你玻璃心碎裂。

我不靠寫作賺錢,因此本書的內容不會討好任何人,甚至可能會得罪不少人(反正帳號被檢舉到停權這種事,我已經體驗過了)。

請不要用傳統的二元對錯觀來看這本書,因為善與惡是相對的,一切都是個人選擇。

▋ 雞湯文幫不了你,只能安慰你


如果用「出社會 8 年,年收成長 600% 的秘密」來當書名,或標榜「人人都能做到」能吸引更多受眾。

但任何成功的背後,往往存在嚴重的倖存者偏差,所謂的「秘密」,也未必適用於所有人。

現實世界沒有完美解答,只有當下最合適的選擇。我希望透過自己真實的故事,讓你看見我的困惑與掙扎,幫助你思考自己人生的選擇。

這本書適合這樣的你:

  • 帶著疑問想要尋找人生方向(不是答案,因為只有你能為自己的人生負責)
  • 比起成功的經驗,更想了解失敗的共同點
  • 受夠畫大餅式的雞湯文,願意接受現實世界的殘酷
  • 想在機會出現時,擁有決策的能力

人生際遇的隨機性太高,雖然你帶不走我的經歷,但可以參考我的「視角」,並思考如果換作是自己,你會怎麼做?有沒有更好的方案?

現實生活就是金字塔結構,成長的路也許有捷徑,但絕對不會輕鬆。

▋ 這世界沒有奇蹟,只有累積


我不會告訴你「快速成功」的秘訣,但會分享如何辨識自己的潛能,發掘與生俱來的「不公平優勢」,從而走出一條專屬於自己的道路。

我的本業是工程師,但同時也是講師、作家、魔術師、部落客。

「工作」不等於「職涯」,如果想獲得更多收入,提升專業能力只是其中一個方法。不要把自己侷限在特定角色,或認為自己「只能」做某些事。

活在同溫層中,我們容易誤以為自己看到的就是全世界。儘管無法去經歷別人的人生,但能透過故事看見不同的選擇。

▋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,但一群人能走得更遠


出版第一本書的時候,因為不想欠人情,所以沒請人幫我推薦。

但這次請了很多人寫推薦序,有指導過我的老師、對我影響深遠的學長、幫我很多的同學、時常交流的朋友、可靠的同事…

畢竟我能走到今天,離不開他人的支持與協助。

而且我想通了:「請對方幫忙, 是在創造下次對方找我幫忙的機會。」這樣一來二去,彼此的交情會更穩固。

這是一本既「世俗」又「誠懇」的書,畢竟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「人」的世界。

了解如何借力,成為彼此的槓桿,人生才有更多選擇的自由。

▋結語


努力從來不是為了變成別人,而是為了成為更自在地自己。

『如果你正在尋找一種新的可能、一點向前的勇氣,或是一條從未想過的路,相信這本書能為你帶來靈感與啟發。』

《工程師下班有約》網路書店: 🐲天瓏書局


我是林鼎淵,如果覺得這邊文章對你有幫助,歡迎追蹤筆者的 FacebookYouTube,我會持續分享實用的新知識 💡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